最新要聞

研究:化療對胎兒健康和發育無影響 懷孕患者應積極治療

2019.03.17

台灣乳癌患者近半數不到50歲,部分癌友正值生育年齡,多會擔心影響寶寶健康,接受治療的意願不高。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大醫院共同研究發現,化療對14週以上的胎兒無害,呼籲懷孕患者積極治療。 在美國乳癌屬於年長者的疾病,但台灣國內過去40年,年輕型乳癌患者增加近4倍,醫師推斷,年輕型乳癌患者之所以增加,有70%可能和現代人晚生、不生孩子有關。 綜合ETtoday健康雲報導,國內研究指出,除了晚生、生育數少是造成乳癌增加的重要原因,環境賀爾蒙的曝露(如塑化劑及DDT等)也是元兇之一,加上台灣女性在基因演化過程中,對於脂肪的代謝較差,若突然過量攝取脂肪與熱量時,會導致體內雌激素濃度增加以及乳房脂肪的慢性發炎,進而造成台灣女性年輕型乳癌的大幅增加。

研究:乳癌患者 可能存在心房顫動風險

2019.03.13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報告指出,乳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也是全球第2大常見癌症,2018年新發病例超過200萬。在《全球醫藥新知》篇中「患乳癌的女性患心房顫動的風險較高嗎?」的報導,根據知名國際學術期刊《HeartRhythm》發表的1項新研究報告,研究人員發現,乳癌患者罹患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的風險可能增加,且風險取決於年齡和診斷後的時間。 為此,研究人員使用丹麥全國疾病登記資料,分析比較乳癌患者與一般人群在心房顫動的長期發病率是否明顯差別。丹麥Hellerup心臟病科Herlev和Gentofte醫院的首席研究員Maria D'Souza解釋,現代治療方案確保約8成的乳癌患者可長期存活,然而,由於癌症和相關治療導致的長期併發症,健康生活可能會受到威脅。值得注意的是,於這些人中觀察到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衰竭和缺血性心臟病的頻率增加,並假設患乳癌的女性也更容易發生心房顫動,因為乳癌會誘發發炎反應。

乳癌患者福音 新增雙標靶藥物納健保

2019.02.21

健保署藥物共擬會議今天通過乳癌雙標拔藥物納入健保給付,以及癌症免疫藥物年度治療患者目標,其中乳癌雙標靶藥物每年將給付一億元經費,估計有500人受惠,而癌症免疫藥品將提供8億元經費,以每年治療800人為目標;不過,目前共擬會議雖同意將免疫藥物納入健保,但仍待健保署與藥廠協商議價,預估最快今年4月可望正式給付。

懷孕 不會增加乳癌死亡風險

2019.02.19

乳癌是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懷孕期間確診乳癌,相較其他乳癌患者,是否有較高的死亡風險?由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熊昭領軍的最新研究,利用健保資料庫、癌症登記和死因統計的資料,進行大數據分析,結果發現「懷孕本身不會影響乳癌死亡率,不需因為害怕懷孕影響預後,提早墮胎,應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這項研究成果翻轉乳癌患者應中止懷孕的思維,登上國際期刊。

管腔型乳癌死灰復燃,只能化療嗎?

2019.01.24

今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年會發表了一個超過九年,囊括一萬名以上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沒有淋巴結轉移的早期乳癌病友的研究顯示,乳癌分類屬於管腔型乳癌且21基因乳癌檢驗( 21-gene breast cancer assay)呈中度復發風險的病友,除了50歲以下的病友外,在做完手術後,不管是單純接受抗荷爾蒙藥物或是化學治療加抗荷爾蒙藥物的輔助治療,療效相似。

  研究:化療對胎兒健康和發育無影響 懷孕患者應積極治療

台灣乳癌患者近半數不到50歲,部分癌友正值生育年齡,多會擔心影響寶寶健康,接受治療的意願不高。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大醫院共同研究發現,化療對14週以上的胎兒無害,呼籲懷孕患者積極治療。

在美國乳癌屬於年長者的疾病,但台灣國內過去40年,年輕型乳癌患者增加近4倍,醫師推斷,年輕型乳癌患者之所以增加,有70%可能和現代人晚生、不生孩子有關。

綜合ETtoday健康雲報導,國內研究指出,除了晚生、生育數少是造成乳癌增加的重要原因,環境賀爾蒙的曝露(如塑化劑及DDT等)也是元兇之一,加上台灣女性在基因演化過程中,對於脂肪的代謝較差,若突然過量攝取脂肪與熱量時,會導致體內雌激素濃度增加以及乳房脂肪的慢性發炎,進而造成台灣女性年輕型乳癌的大幅增加。

中央社引述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季宏表示,女性乳房的生理功能就是為了哺乳,生育過後的乳腺會成熟、功能齊全,比較不容易受到外來致癌物影響,醫界早在16、17世紀時,就發現乳癌是修女們常見的職業病,直到近年才逐漸了解其中緣由。

正因年輕型乳癌患者逐年增加,且大多在女性停經前就發生,孕婦確診乳癌的個案在門診中愈來愈常見,懷孕婦女一旦罹癌,身心承受重大壓力,不免擔心癌症或治療會對孩子發生傷害,在治療與墮胎間苦苦掙扎,有些甚至被婆婆怪罪,癌重影響婚姻關係。

國衛院群體健康研究所所長熊昭受訪時表示,為了解決這問題,研究團隊串連2002年至2014年的癌症登記資料、健保資料庫及死亡登記檔進行分析,發現20歲到50歲初次確診為乳癌者有3萬479人,其中2679人在乳癌發生前5年有懷孕記錄。

進一步分析發現,台灣的罹患乳癌的孕婦僅有12%積極治療,其餘可能確診後可能因種種考量,再也沒回診過或不接受治療,相較比利時與德國,有約64%的乳癌孕婦會接受化學治療等積極治療方式。

熊昭說,研究團隊蒐集國際間具影響力的文獻報告,顯示在14週過後使用化療對胎兒是安全的,不需要終止懷孕,不僅存活率和一般乳癌患者相當,孩子的健康、生長範圍、心血管功能、認知功能等也都沒有差異,因此鼓勵罹患乳癌的孕婦務必積極治療,爭取存活的機會。

資料來源:台灣英文新聞

  研究:乳癌患者 可能存在心房顫動風險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報告指出,乳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也是全球第2大常見癌症,2018年新發病例超過200萬。在《全球醫藥新知》篇中「患乳癌的女性患心房顫動的風險較高嗎?」的報導,根據知名國際學術期刊《HeartRhythm》發表的1項新研究報告,研究人員發現,乳癌患者罹患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的風險可能增加,且風險取決於年齡和診斷後的時間。

為此,研究人員使用丹麥全國疾病登記資料,分析比較乳癌患者與一般人群在心房顫動的長期發病率是否明顯差別。丹麥Hellerup心臟病科Herlev和Gentofte醫院的首席研究員Maria D'Souza解釋,現代治療方案確保約8成的乳癌患者可長期存活,然而,由於癌症和相關治療導致的長期併發症,健康生活可能會受到威脅。值得注意的是,於這些人中觀察到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衰竭和缺血性心臟病的頻率增加,並假設患乳癌的女性也更容易發生心房顫動,因為乳癌會誘發發炎反應。

研究人員使用丹麥的全國登記資料,分析了乳癌患者心房顫動的長期發病率與一般人群的比較。他們確定了1998年至2015年間被診斷患有乳癌的患者,然後根據年齡和性別對74,155名女性乳癌患者進行了配對,共有222,465名患者(比例為1:3)。通過累積發病率曲線和多變量Cox回歸模型估計AF的長期發病率。

研究人員發現,乳癌女性患者罹患AF的風險增加,且風險取決於年齡和診斷後的時間。舉例來說,60歲以下的患者在診斷後的前6個月風險增加1倍以上,在診斷後的6個月至3年內風險則增加80%。60歲以上的患者在前6個月與一般人的風險差不多,但在確診後的6個月至3年內風險增加14%。

知名乳癌權威D'Souza博士指出,這是全球第1個研究發現,近期罹患乳癌的女性患AF的風險明顯增加。因此,建議臨床醫師應該多多關注心房顫動風險,以便儘早診斷和治療,早期治療才能有效預防中風。

隨後,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市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心血管醫學科埃文斯醫學系的Ankur Karnik博士及其同事表示這項研究提供了來自全國大型歐洲血統女性族群研究的寶貴見解。但是,也提醒於解釋結果時需要考慮幾個因素。對於乳癌治療的心臟毒性至完全顯現,隨訪時間僅3年可能太短。該研究中使用的多變量Cox回歸模型沒有考慮到死亡的競爭風險,在此2組中3年死亡風險均高於AF的風險。

而該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實質性的研究問題,包括:可以通過共同的風險因素來解釋乳癌患者心房顫動的風險嗎?它是種多重打擊現象,其中促進發炎狀態和乳癌治療加重了傷害?是否有某些化療方案或累積放射劑量會引起AF風險?乳癌女性患者是否有足夠的AF風險,可能值得進行更密集的監測?

Karnik博士指出,雖然目前我們不認為廣泛監測女性乳癌患者的心房顫動是合理的,但D'Souza等人的研究工作也是如此。這是對新興的心臟腫瘤領域的貢獻,並支持進一步研究癌症與心房顫動間的潛在雙向關係。

對此,國內乳癌權威醫師、高醫院長侯明峰指出,現階段乳癌患者與心房顫動之間的關連性研究,成果有限,因此,很難讓每個患者都接受相關影像檢查,才確診是否罹患心房顫動風險。一般來說,如果乳癌患者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才會進一步會診胸腔外科,做進一步檢查。

資料來源:HiNet生活誌

  乳癌患者福音 新增雙標靶藥物納健保

健保署藥物共擬會議今天通過乳癌雙標拔藥物納入健保給付,以及癌症免疫藥物年度治療患者目標,其中乳癌雙標靶藥物每年將給付一億元經費,估計有500人受惠,而癌症免疫藥品將提供8億元經費,以每年治療800人為目標;不過,目前共擬會議雖同意將免疫藥物納入健保,但仍待健保署與藥廠協商議價,預估最快今年4月可望正式給付。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指出,今天共擬會議最大亮點是通過乳癌雙標拔藥物納入健保給付,這是乳癌病友一直關心的項目之一,日後已進行手術後仍轉移、復發的癌症病患為給付對象,該藥品將可延長病人存活率2至3年,估計每年有500癌友受惠。

此外,日前一再討論的癌症免疫療法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案,今天也有微幅進展。上月健保署藥物共擬會議達成共識,將新增3種免疫療法藥品,針對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典型合杰金氏淋巴癌、泌尿道上皮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腎細胞癌、肝癌、胃癌等8種癌症治療,每年預算為8億元。今則正式拍板,確定治療人數為800人為目標;戴雪詠表示,由於目前仍在與廠商協商藥價,期待最快能在4月起納入給付。

今日會議也放關類風濕性關節炎使用生物製劑的相關規定,過去患者使用健保給付生物製劑2年後,若28處關節疾病活動度積分(簡稱DAS28)小於3.2,藥物就必須開始減量,病友團體擔心藥物減量會使疾病進一步惡化。戴雪詠說,今會議達成共識,放寬給藥規定,日後DAS積分小於2.6且至少維持半年以上,也就是待病友病情穩定後,才開始減量。估計每年新增健保支出1億元,受惠病友人數約660人。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懷孕 不會增加乳癌死亡風險

乳癌是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懷孕期間確診乳癌,相較其他乳癌患者,是否有較高的死亡風險?由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熊昭領軍的最新研究,利用健保資料庫、癌症登記和死因統計的資料,進行大數據分析,結果發現「懷孕本身不會影響乳癌死亡率,不需因為害怕懷孕影響預後,提早墮胎,應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這項研究成果翻轉乳癌患者應中止懷孕的思維,登上國際期刊。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莊淑鈞表示,有臨床醫師向他們反映,近年罹患乳癌有年輕化趨勢,加上生育年齡延後,使這些年輕的女性病患面臨罹癌後是否繼續生育的抉擇,醫師也難以確認治療計畫,因此國衛院自癌症登記檔篩選2002至2014年間初次診斷乳癌之50歲以下病患,針對懷孕與乳癌預後的關聯性,進行大規模的本土資料數據分析。

首先從癌症登記報告中,篩選出3萬479位符合條件之乳癌患者,再由健保資料庫中的產檢和生產紀錄發現,懷孕期間確診罹癌者有90位,產後一年內確診者有347位。進一步透過死亡檔發現,「相較五年內沒有懷孕者,產後一年及懷孕期確診罹癌者,死亡率較高;不過,若考慮病患的癌症期別、大小、分化等臨床指標,發現沒有懷孕者和產後一年、懷孕期確診罹癌者,死亡率幾乎無差異。」研判可能是病患在懷孕和哺乳期,忽略生理變化,或害怕化療藥物傷害寶寶不敢用藥,導致延遲診斷及治療,因此預後較差。

預防乳癌,熊昭建議民眾每兩年做一次乳癌篩檢,例如國健署的四癌篩檢中,有補助45歲以上、未滿70歲婦女,及40歲以上未滿45歲、且二親等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的婦女,每2年做1次乳房X光攝影篩檢。

熊昭也提醒,千萬別以為乳癌多好發於年輕族群,隨著年紀增長,乳癌的發生率增加,婦女應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多吃蔬果、固定運動、避免肥胖,少飲酒和保持心情愉快。進入更年期,如為治療更年期症狀,需留意使用荷爾蒙藥物,過量的藥物恐易誘發癌症,也建議定期就醫追蹤。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防癌高峰論壇

  管腔型乳癌死灰復燃,只能化療嗎?

今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年會發表了一個超過九年,囊括一萬名以上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沒有淋巴結轉移的早期乳癌病友的研究顯示,乳癌分類屬於管腔型乳癌且21基因乳癌檢驗( 21-gene breast cancer assay)呈中度復發風險的病友,除了50歲以下的病友外,在做完手術後,不管是單純接受抗荷爾蒙藥物或是化學治療加抗荷爾蒙藥物的輔助治療,療效相似。 

臺北醫學大學癌症中心副院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暨乳房外科主任杜世興醫師說,「荷爾蒙受體陽性的管腔型乳癌病友,約佔台灣女性乳癌的七成左右,可說是預後最好的一群病友,乳癌的生長跟荷爾蒙的刺激有密切的關係,治療上會需要的是抗荷爾蒙藥物的治療。這個最新研究顯示:只要是早期的管腔型乳癌病友,並不一定要接受副作用強、成效有限的化療。」 

杜醫師也提醒,「管腔型乳癌的預後好,並不表示可以免於復發轉移。定期追蹤還是很重要。日常保健,要避免高脂飲食、別過度菸酒、非經醫師處方下請勿擅自服用含女性荷爾蒙藥物,宜減少不必要的輻射線暴露。抗荷爾蒙藥物的治療,不要覺得麻煩,而隨意更改劑量、停藥。如果有出現服藥的副作用,可與主治醫師討論如何調整。」 

如果發現乳房出現硬硬紅紅或堅硬的腫塊。或是腋下淋巴結、脖子、鎖骨附近有堅硬不止一顆的腫塊;骨骼有持續、定點且越來越疼的疼痛;頭暈、頭痛、記憶力或平衡感不好;持續乾咳、喘、呼吸困難;疲憊、不尋常的皮膚變黃、肚子脹痛變大、沒胃口等異狀,都要提早回診,接受進一步的診斷。 

就算是復發轉移,也不用擔心馬上要做化療。臨床上,還有許多適用於管腔型乳癌的治療藥物,像是泰莫西芬、芳香酶環抑制劑(AIs)、雌激素受體崩解劑等等。 

現在衛福部也核准了CDK4/6口服新藥物,適用於管腔型乳癌的復發轉移病友,可與抗荷爾蒙藥物合併服用來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 

有位40多歲的病友,手術一年多後,發現有骨骼、肝臟的轉移,原本使用非化療藥物,病情也控制得還不錯,但她本身有B肝帶原,後來出現肝機能障礙,快要肝衰竭,幾乎要重新考慮再接受化療。在服用抗荷爾蒙藥物合併CDK4/6口服藥物治療後,目前維持穩定的病情控制。 

杜世興醫師說,「不要預期藥物,不會有任何副作用。以CDK4/6口服藥物來說,視不同的藥物與體質,輕微落髮、白血球下降、肝功能、心臟的傳導障礙、腸胃副作用、無力、沒有食慾,都是有可能會發生的,可以與主治醫師維持良好的溝通,討論如何調整用藥的劑量與頻率,在控制疾病的同時,也能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

杜世興醫師
現職:臺北醫學大學癌症中心副院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暨乳房外科主任
專長:乳癌、乳房腫瘤、乳房鈣化點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網站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