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乳癌徵狀】胸脯現「酒窩」 英媽公開私密照:幫到一個人都好

2017.07.29

乳癌是婦女殺手,但有時患病徵狀似有還無,英國一位媽媽雙乳不見腫塊,反而出現類似酒窩的凹陷,促使她看醫生,才知道原來自己患有乳癌。

1滴血可及早發現13種癌症!日本臨床實驗將開跑

2017.07.24

日本東京的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正在開發全新癌症檢測法,只要用1滴血液,就能早期發現乳癌等13種癌症,將在下個月開始進行臨床研究。同中心的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在這個月中許可了研究,快的話3年內就會在日本內商業化。

晚期乳癌婦如廁只能爬著去 不堪化療副作用險喪失求生意志

2017.07.17

根據癌症登記報告,乳癌發生率名列所有癌症之首,每年新增約萬名患者,但化學治療引起的副作用,卻讓不少患者望之卻步。一名47歲張姓婦女三年前發現自己罹患HER2受體陰性乳癌第三期,後來甚至轉移肺部、肝臟及腦部,當時僅能先以高劑量的化療控制病情,但衍生的副作用,卻讓她四肢無力,甚至上廁所也只能爬著去,幾乎喪失求生意志。

治療選擇少 近3成乳癌復發轉移影響患者治療

2017.07.14

年僅34歲的日本電視台前當紅主播小林麻央,3年前證實患上乳癌,腫瘤一步步擴散至腋下、淋巴、肺部和骨頭,癌細胞甚至擴散至下顎,最終於日前病逝。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洪進昇指出,在台灣,雖然乳癌治癒率相當的好,但是因為發生率高,復發轉移的病患人數相對來說較多,使得乳癌成為國內常見的五大致死癌症之一,儘管過去已有化學治療、放射療法或賀爾蒙療法可以抑制乳癌的蔓延,甚至最新的標靶藥物能夠更有效的延長病患的存活率,但門診中仍有近3成的晚期乳癌患者,因為害怕嚴重副作用而放棄正規的治療,選擇另類療法或根本放棄治療,而因此斷送寶貴生命。

癌症每11分2秒奪一命 卵巢癌擠進榜

2017.06.20

民國105年10大癌症死因出爐,去年共奪4萬7760條人命,每11分2秒釀一死,比前年快轉11秒,卵巢癌更擠下子宮頸癌排名第10。醫師提醒,卵巢癌早期無徵兆,7成發現都已末期。

  【乳癌徵狀】胸脯現「酒窩」 英媽公開私密照:幫到一個人都好

乳癌是婦女殺手,但有時患病徵狀似有還無,英國一位媽媽雙乳不見腫塊,反而出現類似酒窩的凹陷,促使她看醫生,才知道原來自己患有乳癌。

來自東約克郡的37歲媽媽羅茲(Sherrie Rhodes)發現胸脯出現兩個「酒窩」,於是看醫生,醫生轉介她看專科,她周一就確診患上乳癌。

她決定將自己胸脯的照片上載至網上,她坦言那是私密部位,因此上載時有點忐忑,但認為只要幫到一個人也好。她說:「請定期檢查你的乳房,不要忽略任何不同之處,要不是我之前見過類似的發帖,我不會知道這道微凹就是癌症的跡象。」

她的照片獲大批網民分享,有人留言大讚:「及早發現意味治療結果更好,做得好羅茲。」

「世界乳癌組織」創辦人博蒙特(Corrine Beaumont)早年曾以檸檬比喻多種乳房變化的圖片,教導女性在自我檢查時需注意的乳癌症狀,小凸陷也是其中一種主要徵狀。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1滴血可及早發現13種癌症!日本臨床實驗將開跑

日本東京的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正在開發全新癌症檢測法,只要用1滴血液,就能早期發現乳癌等13種癌症,將在下個月開始進行臨床研究。同中心的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在這個月中許可了研究,快的話3年內就會在日本內商業化。

據《讀賣新聞》報導,這不只是能一次早期發現多種癌症的檢測方法,若能將此導入至健康檢查內,就能降低人類因癌症的死亡風險。這個檢測方法是利用細胞分泌至血液中的「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由於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microRNA種類不同,一定時間內無法被分解。
國立癌症研究中心與東麗株式會社合作,從約4萬名癌症患者的保存下來的血液中,將乳癌、肺癌、胃癌、大腸癌、食道癌、肝臟癌與胰臟癌等13種癌症特定的microRNA檢測出來,然而,保存的血液與microRNA有變質的可能,因此臨床研究必須要找3000位健康者與病患提供新血液。

過去乳癌、胃癌、肺癌與大腸癌,若想早期發現必須要使用X光或內視鏡逐步檢查各部位,但這個新檢測法只要憑一滴血液,就能在癌症初期時檢測出病情,有95%的準確率,乳癌更高達97%。東京醫科大的分子病理學主任教授黑田雅彥表示:「目前歐美非常盛行利用microRNA來檢測早期疾病,但沒有像這次解析這麼多患者的例子,這研究非常的有用。」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晚期乳癌婦如廁只能爬著去 不堪化療副作用險喪失求生意志

根據癌症登記報告,乳癌發生率名列所有癌症之首,每年新增約萬名患者,但化學治療引起的副作用,卻讓不少患者望之卻步。一名47歲張姓婦女三年前發現自己罹患HER2受體陰性乳癌第三期,後來甚至轉移肺部、肝臟及腦部,當時僅能先以高劑量的化療控制病情,但衍生的副作用,卻讓她四肢無力,甚至上廁所也只能爬著去,幾乎喪失求生意志。

收治這名婦女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主任陳達人表示,過去,普遍認為HER2陽性、三陰性的乳癌惡性度較高,但其實這兩類的患者只要能熬過五年,復發的機率就相對低;相反的像是張姓婦女所罹患的HER2受體陰性、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癌,復發轉移潛伏危險期較長,猶如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危險性也相對提升。 

陳達人主任指出,對於HER2受體陰性及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癌患者,癌細胞尚未轉移前,臨床上多以抗荷爾蒙藥物或化療來治療。當癌細胞復發或轉移後,患者常因為已經使用過多種傳統口服抗荷爾蒙藥物,所以晚期用來控制癌症的選擇有限,多數會以增加化療劑量來控制疾病,但伴隨而來的副作用讓患者苦不堪言,甚至寧願放棄治療。所幸,目前已有國際研究發現,乳癌細胞生長特別仰賴細胞週期蛋白依賴型激酶4跟6(CDK4、CDK6)兩個酵素,只要阻斷這兩個酵素便可阻斷癌細胞生長路徑,因此使用CDK4/6抑制劑或合併其他荷爾蒙製劑可幫助抑制乳癌細胞,副作用也相對較低,更可保障患者生活品質。陳達人主任最後表示,乳癌的危險性在於其高復發性,但是近年來癌症用藥持續問世,轉移性乳癌患者一線治療不只有化療一路可走,不要輕言放棄,便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策略,更有機會保持生活品質的同時,也能良好控制疾病。

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

  治療選擇少 近3成乳癌復發轉移影響患者治療

年僅34歲的日本電視台前當紅主播小林麻央,3年前證實患上乳癌,腫瘤一步步擴散至腋下、淋巴、肺部和骨頭,癌細胞甚至擴散至下顎,最終於日前病逝。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洪進昇指出,在台灣,雖然乳癌治癒率相當的好,但是因為發生率高,復發轉移的病患人數相對來說較多,使得乳癌成為國內常見的五大致死癌症之一,儘管過去已有化學治療、放射療法或賀爾蒙療法可以抑制乳癌的蔓延,甚至最新的標靶藥物能夠更有效的延長病患的存活率,但門診中仍有近3成的晚期乳癌患者,因為害怕嚴重副作用而放棄正規的治療,選擇另類療法或根本放棄治療,而因此斷送寶貴生命。

何女士10多年前確診罹患第二期賀爾蒙接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乳癌,但是三個月後卻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骨頭,當時的治療方式僅能加強化療劑量及搭配放射治療,但伴隨而來的副作用,也讓她苦不堪言。何女士表示:「其實一切都還來不及反應,就已經產生嚴重的化療副作用,四肢癱軟無力,行動只能靠輪椅,嚴重的白血球下降及感染問題更讓我住進隔離病房,當時也一度想放棄治療。」

洪進昇主任指出,早期乳癌即便接受手術或服藥,若不接受後續的輔助治療,統計顯示仍有15~20%機率會發生遠端轉移,其中以骨骼、肺部、肝臟與腦部轉移最為常見,且最常見在術後一年半至兩年左右會產生復發或轉移,另一波則大約在手術後七~八年復發或轉移。目前針對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併發遠端骨轉移的病人,過去第一線治療方法相當有限,多以化療、放療為主,而副作用往往也讓患者卻步。

但隨著醫療的進步,洪進昇說,現在針對這類賀爾蒙接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晚期乳癌患者已有新的口服標靶「周期素依賴型磷酸酶 (CDK4/6) 抑制劑」可以使用,目前從臨床試驗結果發現,這類藥物都可以顯著改善疾病控制時間 ,期待未來在台灣上市後,能廣泛地幫助患者免於承受化療苦。因此,提醒患者們一定要積極並且抱著正向態度面對乳癌,才能一起戰勝癌症,活出希望。

資料來源: NOWNews

  癌症每11分2秒奪一命 卵巢癌擠進榜

民國105年10大癌症死因出爐,去年共奪4萬7760條人命,每11分2秒釀一死,比前年快轉11秒,卵巢癌更擠下子宮頸癌排名第10。醫師提醒,卵巢癌早期無徵兆,7成發現都已末期。

根據衛福部統計,癌症已連續35年高居10大死因之首,占總死亡人數2成7,平均每天奪走130條寶貴性命,10大癌症死亡率排名為以肺癌居冠,其次依序為肝癌、大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攝護腺癌、胃癌、胰臟癌、食道癌、卵巢癌;子宮頸癌跌出10名之外,取而代之的是原順位第12名的卵巢癌。

衛福部進一步分析,以70歲為預期可活存年限計算,一旦罹癌,要比一般人少活13.2年,最短命癌症前5名,以女性卵巢癌15.3年居首,其餘依序為女性乳癌與口腔癌14.9年、食道癌14.5年、結腸直腸和肛門癌12.7年、胃癌12.4年。

北醫附醫婦產部主任劉偉民今天受訪表示,卵巢位於人體深處,因此卵巢癌早期幾乎完全沒症狀,也不像子宮頸癌、乳癌有工具可篩檢,僅能透過內診、婦科超音波發現,高達7、8成患者驚覺體重下降、肚子隆起、食慾不振等異狀時,往往都已是末期,存活率僅剩2至3成。

劉偉民說,卵巢癌家族史是主因之一,約佔1成5至2成,其餘至今仍找不到確切原因。不過,2、30年前卵巢癌多發生在55、56歲中年婦女身上,去年統計院內200多名患者卻發現,小於40歲的就占了近4成,年輕化趨勢明顯。

劉偉民指出,以往不少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卻不以為意,認為僅會經痛、嚴重可能不孕,但近年觀察卻發現,卵巢癌患者身上經常伴隨子宮內膜異位。他提醒,女性一旦有性生活就應定期追蹤,有子宮內膜癌、卵巢癌、乳癌家族史的女性更應提高警覺,每年做抹片檢查時不妨順便做內診。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