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我答

就診問題

  • 乳房攝影時,會有幅射線外漏,一般健康的人兩年做一次,乳癌病友反而一年做一次,安全嗎?
  • 隨著醫療檢查儀器日新月異,幅射劑量也越來越少,劑量是人體可以負擔的。乳癌病友相對於一般健康人來說是罹癌高風險族群,檢查頻率當然較一般健康人來得密集,這樣的安排是為乳癌病友的健康把關。

  • 正在哺乳期摸到腫塊,婦產科醫師說應該是乳腺炎,但總覺得很怪,要如何才能確定有沒有問題?
  • 請前往乳房外科檢查。

  • 我在自我檢查時摸到了腫塊,到醫院進行乳房攝影檢查後得知有一個 0.7 公分的腫瘤,安排穿刺的時間卻是一個月後,等待的時間讓人心煩,為何需要那麼久?
  • 醫院檢查的排程一定會因期間就診人數多寡而發生排期等待長短不同的情況。您去的院所,可能排程檢查人數多,所以等比較久。但不需因而緊張。在檢查結果未出來前,腫塊是否為惡性都不一定,即便是惡性,癌細胞的成長沒有那麼快,不會短時間發生很大的變化。放輕鬆!

  • 乳癌病友手術後,是否有一定的追蹤檢查必須的項目還是因病情而異,病友手術後三年均未做過骨骼掃描,為什麼?
  • 乳癌術後的追蹤檢查項目及頻率,會因乳癌期數及用藥狀況而有所不同。比如說未發生轉移的病友,就不需進行骨骼掃描。骨骼掃描,會造成幅射累積,不一定每年都需進行,除非骨頭有固定疼痛點,或血液報告出現異常,在醫師的判斷下可安排骨骼掃描。

  • 粗針、細針檢查有何不同?是有不同檢體用不同針來檢查嗎?
  • 細針以抽取細胞為主,有可能在操作時未抽到有問題的細胞;而粗針則抽取的是組織,其精確度較細針來得高。

    細針與粗針穿刺比較如下:
    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 粗針穿刺切片
    不需麻醉 需局部麻醉
    多數不會留下疤痕 可多次抽取,過後會留下
    約1-2mm的傷口
    安全又快速 必須注意傷口的照顧
    準確度較低 準確度高,對發現的鈣化
    組織作更有效的病理診斷。
    健保給付 自費

  • 有些先進的國家已不鼓勵婦女自我檢查。國內其實也有證明,婦女自我檢查出來大都已經是二期。現醫院篩檢儀器先進,且有免費,並多加鼓勵定期檢查才正確。
  • 乳癌病友協會不但鼓勵婦女要定期到醫院篩檢,同時鼓吹婦女要疼惜自己,也不可忽略自我檢查。

  • 離島病友,回診檢查時,常因需配合交通工具行程,要求能否提前看診,但常遭拒,造成不便。各院關懷團體可否幫忙?
  • 請連絡本島各病友團體姐妹儘量安排。

  • 我曾前往 A 醫院做乳房超音波檢查,發現一個 0.7公分的腫瘤。醫師建議拿檢體做切片檢查。後來又前往B院做乳房超音攝影檢查,醫生建議做穿刺檢查。因擔心切片傷口較大,想做穿刺又怕有誤差,不知該如何?
  •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因手術切片而留下的傷口越來越小。然而,檢查的目的在於明確診斷腫瘤是否為惡性,所以,仍以配合醫生判斷為要。

    可以採行的方式是,當乳房經攝影或超音波發現有腫塊,病人可以藉由針型穿刺檢查,確定是否為良性囊腫或癌細胞的腫瘤等結果,並決定治療方式,如果無法由此檢查獲得足夠可信的結果時,再行進行組織切片、繼續追蹤、或直接開刀取出病灶。

    手術切片檢查會留下傷口,只是大小要看傷口的大小及個人體質而定。剛開完刀,要注意傷口的癒合,避免過度的張力及感染,每天消毒及換藥。等到傷口不再有分泌物或乾燥後,貼美容膠布等傷口的照顧,都有助於避免留下疤痕。

  • 乳房攝影很痛,可不可以不做?
  • 乳房攝影是可以照出是否有鈣化點,或0.5mm以下的腫瘤,可以提早發現提早治療,所以每年一定要做一次,但記得如果有隆乳或重建,一定要事先告知。

  • 乳癌手術後化學治療結束多久回院檢查呢?
  • 化療結束後,每三個月回院追蹤一次,共兩次;之後每半年回院追蹤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