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

共商粉紅灰犀牛解放:亞太華人乳癌病團交流會

TBCA舉辦「共商粉紅灰犀牛解方-亞太華人乳癌病團交流會」,邀請來自香港、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的乳癌病友團體代表分享當地乳癌防治政策與病友服務內容

「晚期乳癌病友的願望清單」記者會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晚期乳癌病友的願望清單」記者會,呼籲在溫馨五月關心晚期乳癌病友困境

面對粉紅灰犀牛:乳癌危機對策諮詢專家座談會

TBCA於2024/6/5舉辦「面對粉紅灰犀牛-乳癌危機對策諮詢專家座談會」,邀請各界專家學者與相關政府單位代表針對乳癌篩檢、乳癌新藥納保、病友生育保存,以及主動性心理支持議題提出專業分析與建議。

粉紅灰犀牛來襲!

乳癌認知及議題態度調查發佈記者會

搶救粉紅危機:乳癌病友困境專家座談會

TBCA於2023/6/6舉辦「搶救粉紅危機 乳癌病友困境專家座談會」,會中邀集醫界、學界與政府代表,針對乳癌早篩早療,以及病友在治療中遭遇的職涯、生育、社會支持等問題進行探討。

逾70位乳癌病友赴立院發聲 跨黨派立委召開座談會探討乳癌早篩早治政策解方

乳癌病友及早篩檢及早治療座談會

台灣乳癌病友用藥副作用與生活品質之關聯性

我們的訴求:台灣乳癌病友用藥副作用與與生活品質之關聯性

  共商粉紅灰犀牛解放:亞太華人乳癌病團交流會

     

 

[2025.06.06]舉辦「共商粉紅灰犀牛解方-亞太華人乳癌病團交流會

TBCA於6/6舉辦「共商粉紅灰犀牛解方-亞太華人乳癌病團交流會」,邀請來自香港: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 王天鳳主席、新加坡: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 鄧敏貞委員,以及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乳癌福利協會 劉秀莉榮譽秘書 等乳癌病友團體代表分享當地乳癌防治政策與病友服務內容。同場也邀請專家學者與政府機關代表針對乳癌篩檢、乳癌新藥納保及病友心理支持議題提出專業分析與建議。希望透過亞太乳癌病團的交流能夠取長補短,讓防治政策與病友服務能夠持續進步。

   
   
   
   
   
   
 
 

  「晚期乳癌病友的願望清單」記者會

     

 

[2025.05.07]召開「晚期乳癌病友的願望清單」記者會

隨著母親節將至,TBCA於5/7日舉辦「晚期乳癌病友的願望清單-晚期乳癌用藥擴大給付倡議」記者會,邀請健保署龐一鳴副署長、勞動力發展署施淑惠主任秘書、立法委員王正旭、陳菁徽一同與會,呼籲在溫馨五月共同關心晚期乳癌病友處境。理事長黃淑芳分享晚期乳癌病友四大需求,包含新藥加速納保、健保藥品擴大給付、解決職場困境、提升輔助性支持可近性,希望政府及社會能給予病友更多協助。

為協助晚期乳癌病友擺脫困境,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提出四項解方:
📢1. 加速新藥納保給付程序,乳癌用藥跟上國際指引。
📢2. 放寬健保對晚期乳癌用藥的限制,增加用藥選擇。
📢3. 推動病友再就業並增加企業聘用病友誘因。
📢4. 提升心理支持、藥物諮詢、輔助性治療可近性。

「每一位病友都是媽媽、女兒、姊妹,我們誠摯地邀請社會各界一同關注晚期乳癌病友的處境,不僅在溫馨五月送上祝福,也在日常中持續關心與支持。」

   
   
 
     
   
     
   
 

  面對粉紅灰犀牛:乳癌危機對策諮詢專家座談會

     

 

[2024.06.05]舉辦「面對粉紅灰犀牛 乳癌危機對策諮詢專家座談會」

TBCA於2024/6/5舉辦「面對粉紅灰犀牛-乳癌危機對策諮詢專家座談會」,邀請各界專家學者與相關政府單位代表針對乳癌篩檢、乳癌新藥納保、病友生育保存,以及主動性心理支持議題提出專業分析與建議。

座談會討論議題包括:
📢乳癌篩檢國際現況與年齡下修必要性 - 許居誠醫師(康寧醫院婦女保健中心主任)
📢乳癌篩檢價差負擔可行性 - 姚敏思醫師(中華民國放射醫學會)
📢乳癌篩檢經驗分享 - 丁詩宜個案管理師(彰化基督教醫院疾病管理整合中心)
📢乳癌治療國際指引與健保給付差異 - 趙祖怡副院長(臺北癌症中心)
📢早期乳癌新藥給付困境 - 楊雯雯秘書長(健康效果暨醫療科技教育聯盟)
📢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TmCDF)倡議進程與病友期待 - 蔡麗娟副執行長(台灣癌症基金會)
📢癌友生育健康倡議緣起與歷程 - 嚴必文副執行長(癌症希望基金會)
📢女性癌友癌友陷生育/抗癌兩難-早期凍卵/凍胚為癌友開啟生育之門 - 陳怡婷醫師(奇美醫院生殖醫學中心)
📢癌友心理支持資源推廣 - 方俊凱董事長(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

 
   
   
   
   
 
 
 

  粉紅灰犀牛來襲!

     

 

[2024.03.27]召開「粉紅灰犀牛來襲!乳癌認知及議題態度調查發佈」記者會

TBCA舉辦了「粉紅灰犀牛來襲!乳癌認知及議題態度調查記者會」,邀請到 國健署吳昭軍署長、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衛服部心健司陳亮妤司長等政府代表及 立法院王正旭委員、 陳昭姿委員、 陳菁徽委員一同關心病友需求。

TBCA 提出六大呼籲
📢乳癌衛教資源1+N,公私攜手合作,衛教資訊有效擴散
📢乳癌篩檢年齡下修至40歲
📢篩檢方式自由選,差額負擔,政府預算減壓
📢乳癌早期用藥納保更具效益,有助減輕病友經濟負擔
📢主動性心理支持資源有助病友身心家庭維持
📢年輕病友凍卵補助有助治癒後人生規劃

吳署長、石署長、陳司長表達將努力協助病友需求,今年已針對三陰性乳癌提供組合藥物納保及基因檢測定額補助,下半年也會有癌友心理支持方案推出,此外針對篩檢年齡不只會朝「下修」努力,目前也在討論「上修」的需求。與會立委也表示會協助爭取更多資源,幫助姐妹們戰勝癌症!

   
   
 
     
   
     
   
 

  搶救粉紅危機:乳癌病友困境專家座談會

     

 

[2023.06.06]舉辦「搶救粉紅危機 乳癌病友困境專家座談會」

TBCA於6月6日舉辦「搶救粉紅危機 乳癌病友困境專家座談會」,會中邀集醫界、學界與政府代表 ,針對乳癌早篩早療,以及病友在治療中遭遇的職涯、生育、社會支持等問題進行探討。

座談會討論議題包括:
📢現階段乳癌篩檢 挑戰與降低年齡補 助的可能解方 - 許居誠醫師(康寧醫院婦女保健中心主任)
📢病友新藥需求與健保 給付的可能解方 - 陳尚斌顧問(臺灣癌症基金會顧問)
📢從臨床角度探討,乳癌早篩早療迫切性與可能解方 - 陳芳銘醫師(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
📢乳癌防治政策展望 - 衛福部國健署 林莉茹組長
📢乳癌防治及醫療政策展望 - 衛福部健保署 許明慈專委
📢乳癌姊妹的困境與可能解方 - 黃淑芳理事長(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
📢乳癌患者之生殖保存 安全性與效益分析 - 陳菁徽醫師(禾馨宜蘊生殖中心院長)
📢乳癌病人家庭支持課題 - 金瑞芝教授(臺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逾70位乳癌病友赴立院發聲 跨黨派立委召開座談會探討乳癌早篩早治政策解方

逾70位乳癌病友赴立院發聲 跨黨派立委召開座談會探討乳癌早篩早治政策解方

2023年5月18日 13:40:13



(乳癌病友協會提供)

【民眾網編輯喬偉綱/綜合報導】乳癌長年位居國內女性癌症好發率第一位,確診人數也持續攀升,如何優化乳癌防治政策成為重要議題。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偕同立委吳玉琴及邱志偉辦公室,共同於5/12(五)母親節前夕,在立法院召開「乳癌病友及早篩檢及早治療座談會」,跨黨派邀請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民眾黨立委賴香伶、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以及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共同關心響應。會中亦邀請乳癌專家學者、病友代表提供政策意見,並請健保署、國健署針對乳癌及早篩檢、及早治療議題做回應說明。該座談會吸引超過70名乳癌病友列席參加,表達對乳癌防治議題的高度重視。
 
台灣乳癌發生年齡比歐美年輕 立委呼籲下修乳癌篩檢年齡
 
座談會中有多名立委針對乳癌篩檢下修提出呼籲,立委邱志偉指出,乳癌已連續數年成為我國女性好發癌症第一名,平均每36分鐘就有一名女性罹患乳癌,乳癌發生年齡也比歐美年輕。且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診斷年紀較輕發生於40到49的乳癌多為惡性且預後情況較差,建議國健署將現行乳癌X光攝影補助年齡從45歲下修至40歲。放射線醫學會理事長邱宏仁也補充,數據顯示,有接受篩檢的乳癌患者與無篩檢的患者相比,確診晚期的比例明顯較低,顯見日常篩檢的重要性。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依據國健署統計,台灣女性乳癌中位數從民國91年的49歲至民國109年56歲,並無年輕化趨勢。若調整乳癌篩檢年齡,偽陽性及過度診斷問題可能會提高。後續會依專家建議持續關注、蒐集乳癌相關國際科學實證,並持續研議評估擴大乳癌篩檢對象之可行性。對此,立委吳玉琴認為應持續強化乳癌防治政策工作,並落實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要求國健署針對乳癌篩檢年齡下修標準,並於3個月內提出政策方向與執行規劃。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於會中允諾,針對乳癌篩檢年齡下修問題,國健署預計將於每3個月定期檢視全國性相關數據,並召開會議檢討,同時希望與病友團體一同努力衝高乳癌篩檢量,以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首要目標。
 
專家:乳癌及早治療恐落後國際趨勢 健保署承諾加速新藥引進
 
針對及早治療議題,台北榮總外科部主任曾令民指出,目前已有許多國際認證的早期乳癌有效藥物,如針對惡性較高的HER2術後單株抗體標靶藥物T-DM1,可降低50%的復發及死亡風險。但2007年到2022年台灣FDA核准上市的7個針對早期乳癌的國際建議用藥,目前僅有1個納保。曾令民認為台灣如沒跟上國際治療趨勢,在乳癌早期治療表現上恐會嚴重落後。
林口長庚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玟玲也補充,根據臨床數據顯示,針對零到三期轉移前的早期乳癌,只要透過正確的診斷及適合的藥物治療,治癒率高達80%到90%,可惜目前許多有效藥物並未納保,導致許多病友因經濟考量而藥物選擇受限,進而增加後續復發及轉移的風險。立委吳玉琴隨即於會中建議,健保署應就乳癌藥品支付現況進行檢討,併同暫時性支付制度,均應考量國際間治療的常規建議,使早期乳癌能獲得更有效益的治療,保障病人權益。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回應指出,目前已受理多件用於早期乳癌新藥申請案及擴增給付案,將積極依程序辦理。另外在新藥納保的成本效益評估上,將導入「前瞻性評估」、「醫療科技評估」、「醫療科技再評估」,以及「多元風險分攤模式」等制度,同時積極爭取暫時性健保支付預算,加速新藥引進。
 
年輕病友治療負擔沉重 國健署將乳癌納入第五期癌症防治計畫
 
乳癌確診人數逐年增加的同時,年輕病友的人數也持續增加。郭玟伶指出,根據統計,台灣40歲以下女性為社會主要的生育及勞動年齡,但經濟收入卻相對較低,如果不幸罹患乳癌,卻因年輕乳癌患者的平均預後較差,可能需要負擔更多的醫療費用。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也提到,根據協會針對上千名病友調查顯示,有高達近8成(76.3%)的年輕病友對自費藥物感到負擔沉重。郭玟伶補充,年輕病友常常在治療的同時還需要兼顧家庭及工作,如何降低治療的時間成本也是在政策制定上需要考量的因素,如皮下注射劑型的藥物能夠縮短療程,可以有效減少治療時間。
針對乳癌年輕病友職場、生育與及早治療問題,國健署科長林莉茹表示,第五期國家癌症計畫草案已將乳癌納入,內容包含提升癌症新藥可近性及加速癌症新藥納入健保之機制,並規劃針對癌症病友重返職場或延續生育等計畫,同時擴大乳癌篩檢服務量及強化陽性個案追蹤,以促進乳癌治療成效及醫療品質,達到早期發現及治療目標。
 

 

  台灣乳癌病友用藥副作用與生活品質之關聯性

  我們的訴求:了解HR+、HER2-病友使用不同藥物產生之副作用,以及日常的生活品質與健康狀況  
 
 
TBCA重視姐妹的治療權益,2016年、2017年我們以荷爾蒙(ER, PR)陽性、HER 2陰性姐妹為對象,分別展開了兩次的問卷調查,希望能了解這群姐妹們使用不同藥物產生的副作用,以及日常的生活品質與健康狀況,以期加速推動對生活品質影響最小的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嘉惠更多病友姐妹。 問卷的統計與分析委請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藥學系歐凰姿副教授團隊執行。2019年,歐教授將此研究成果發表於歐洲癌症照護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Care),此期刊為護理領域類排名第5。
 
這篇論文的發表,能讓更多人知道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aiwan Breast Cancer Alliance),也讓更多人了解藥物治療對HR+,HER2-乳癌病人生活品質的影響,由衷感謝曾參與這項調查的姐妹們!
 
 
   
  
  
  
  
  
  
  
 
 
 

  基本資料


(請客戶提供相關表格欄位,以下為參考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