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佐登妮絲城堡相片展開跑 見證25名乳癌病友的抗癌故事

2024.08.01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與佐登妮絲攜手合作,今(1)日起自10月30日將在佐登妮絲城堡展出「她們的美麗重生相片故事展」。本次展覽主題以25位乳癌病友抗癌歷程為主軸,透過病友「原本的人生」、「人生轉捩點」及「美麗重生」3個生命階段的相片,闡述個人生命故事,呈現癌友堅韌不拔的生命力。

民團提乳癌早期治療瓶頸 籲放寬藥物適用條件

2024.06.28

乳癌已成為女性死因第2位,早期治療的5年存活率可達9成,沉重的醫療費用負擔,讓癌友無法獲得有效且即時治療。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與多個民間團體今天共同呼籲政府,修改治療指引及早期治療療效佳藥物擴大適用對象。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今天在立法院舉行「降低乳癌死亡率,早期治療要加強」記者會。

年輕乳癌到底該先治療、還是該先生育?醫師建議方案開啟生機

2024.06.14

在癌症年輕化、晚婚遲育現象越趨普遍的情況下,許多年輕癌友在確診癌症時,都會問「得了癌症,我還有機會當媽媽嗎?」尤其是乳癌患者,因為治療會影響卵巢功能,而陷入治療跟生育的兩難抉擇。

乳癌年輕化?專家呼籲:篩檢年齡下修必要性及篩檢工具建議

2024.06.12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 1 名、女性癌症死亡率第 2 名,值得關注的是患者有年輕化趨勢。為此,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特別舉辦「面對粉紅灰犀牛-乳癌危機對策諮詢專家座談會」,就乳癌篩檢年齡下修之必要性進行探討。

地中海榮耀號回歸 基隆港邀乳癌姊妹們重披嫁紗登輪

2024.06.07

台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為落實永續經營、多元共融的經營理念,今(7)日利用亞太地區最大郵輪-地中海榮耀號回歸基隆港營運之日,與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台灣港埠協會合作辦理「白色饗宴 圓舞裙的榮耀」活動,邀請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黃淑芳理事長率50多位乳癌姊妹們重披嫁紗登輪。

面對粉紅灰犀牛危機!乳癌病友協會舉辦專家座談會,探討乳癌 4 困境改善對策

2024.06.06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昨 (6) 日舉辦「面對粉紅灰犀牛-乳癌危機對策諮詢專家座談會」,邀請各界專家學者與相關政府單位代表針對乳癌篩檢、乳癌新藥納保、病友生育保存,以及主動性心理支持議題提出專業分析與建議。

菸捐15年未調整!提高菸捐支持乳癌篩檢與治療

2024.05.23

為了提高乳癌篩檢的普及率,呼籲政府應考慮提高菸捐,將其用於支持乳癌的早期篩檢和治療。也呼籲放寬篩檢補助的年齡限制,將乳癌篩檢年齡調整至40歲。

佐登妮絲城堡相片展開跑 見證25名乳癌病友的抗癌故事

佐登妮絲城堡相片展開跑 見證25名乳癌病友的抗癌故事

陳郁茹 報導
佐登妮絲城堡相片展開跑 見證25名乳癌病友的抗癌故事
 

【NOW健康 陳郁茹/嘉義報導】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與佐登妮絲攜手合作,今(1)日起自10月30日將在佐登妮絲城堡展出「她們的美麗重生相片故事展」。本次展覽主題以25位乳癌病友抗癌歷程為主軸,透過病友「原本的人生」、「人生轉捩點」及「美麗重生」3個生命階段的相片,闡述個人生命故事,呈現癌友堅韌不拔的生命力。


癌友透過照片分享親身經歷 提醒民眾正視乳癌防治


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表示,這次的相片故事展不僅是1場展覽,更是1個以生命為題的抗癌歷程分享。希望透過病友們的真實故事,為其他正在抗癌的姐妹們注入力量。誠摯邀請社會大眾蒞臨參觀,每1張照片、每1個故事都是珍貴的生命教材,能夠啟發更多人正視乳癌防治的重要性。


黃淑芳也特別向參與活動的病友姐妹致謝,她坦言,要將個人的苦痛向他人訴說是非常困難的事,但是姐妹們的投稿作品都呈現出積極抗癌的正向思考。每1張照片背後都有堅強的靈魂與意志,希望這些故事能夠成為他人的希望之光。


▲「她們的美麗重生相片故事展」即日起至10月30日在佐登妮絲城堡展出。(圖/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提供)


女性記得定期乳癌篩檢 癌友:不幸罹癌也別怕治療


佐登妮絲長期關懷女性議題,希望透過企業拋磚引玉,能喚醒更多人關注女性健康!佐登妮絲集團總經理陳佳琦分享,很開心有機會與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合作這次的展覽,這次展出的作品相當發人深省,自身也深受啟發,歡迎社會大眾蒞臨佐登妮絲城堡參觀,相信觀展民眾都會有所感觸。


此次參展的病友代表許瑜珊、陳紹韻、馬麗麗也以自身經驗為題,提醒女性朋友應該多注意身體變化,搭配定期乳癌篩檢,才能達成早期篩檢、早期治療的目標。如果不幸罹癌也不要害怕,早期乳癌存活率超過9成,保持正面心態,配合醫師指示積極治療,美麗重生的那天很快就會到來。


# 「她們的美麗重生相片故事展」資訊

▸展出日期:113年8月1日至10月30日(周三公休)。
▸參觀時間:09:00至19:00(最後購票時間18:00)。
▸展出地點:佐登妮絲城堡(嘉義縣大林鎮大埔美園區三路15號)。
▸其他說明:入園須按佐登妮絲城堡收費規定購買門票,門票可折抵城堡內消費,詳細資訊請參閱佐登妮絲城堡官網說明。

原文請見:https://healthmedia.com.tw/main_detail.php?id=63913 

 

民團提乳癌早期治療瓶頸 籲放寬藥物適用條件

民團提乳癌早期治療瓶頸 籲放寬藥物適用條件

2024/6/28 13:43(6/28 14:01 更新)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左2)與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左1)、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嚴必文(右2)、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右1)等28日在立法院舉行「降低乳癌死亡率 早期治療要加強」記者會,呼籲政府在早期乳癌治療投入更多資源,修改治療指引及早期治療療效佳藥物擴大適用對象。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113年6月28日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左2)與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左1)、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嚴必文(右2)、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右1)等28日在立法院舉行「降低乳癌死亡率 早期治療要加強」記者會,呼籲政府在早期乳癌治療投入更多資源,修改治療指引及早期治療療效佳藥物擴大適用對象。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113年6月28日
 

(中央社記者林敬殷台北28日電)乳癌已成為女性死因第2位,早期治療的5年存活率可達9成,沉重的醫療費用負擔,讓癌友無法獲得有效且即時治療。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與多個民間團體今天共同呼籲政府,修改治療指引及早期治療療效佳藥物擴大適用對象。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今天在立法院舉行「降低乳癌死亡率,早期治療要加強」記者會。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表示,依據衛福部資料顯示,乳癌每年死亡人數連年攀升,近10年來,平均每年上升4.9%,乳癌是女性死因第2名。但目前很多乳癌治療方式及藥品都尚未納入健保給付範圍,或條件嚴苛,導致病患使用非常有限,呼籲衛福部參照WHO及其他乳癌治療表現優異的國家所使用的方式,讓台灣能接軌國際。

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表示,乳癌可以透過早期發現得到早期治療,5年存活率可達9成,甚至能完全治癒。不過,早期發現的治療,使用標靶藥物全部都要自費,一個療程動輒新台幣幾十萬,甚至100萬元,對癌友是沉重負擔,呼籲政府在早期乳癌治療可以投入更多資源,修改治療指引及早期治療療效佳藥物擴大適用對象。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嚴必文指出,限制療程及限制使用對象是目前乳癌治療的瓶頸。以賀爾蒙陽性病友為例,現在健保治療要淋巴有轉移才可以享有健保的標靶藥,若未轉移,標靶藥費用都有近百萬元,讓不少癌友認為,乾脆讓淋巴轉移,這樣就不需自費,希望政府正視,讓癌友能獲得即時適切的照顧。

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提到,以她自己為例,得到乳癌時,淋巴尚未轉移花了超過100萬元治療,但很多癌友卻要在把錢留給家庭,還是用在治療的兩端徘徊。

衛福部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門委員許明慈說明,過去用藥給付規定有基於財源支應的考量,不過,去年起健保署推動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今年3月公布的早期乳癌用藥,跟過去相比,相信民間團體有看到健保署的誠意,會朝向早期治療優先給付方向努力,但這需要更多元的基金來幫忙,對於民間團體的建議,也會來檢討改進。(編輯:張若瑤)1130628

原文請見: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06280155.aspx?fbclid=IwY2xjawFLTbhleHRuA2FlbQIxMQABHZh3RSFuWJyzYBVTk__T6QaQZWwqnyk9D9e-1QPCPMaUZVO7iQuanbjQQw_aem_RuthOhPssjiYLt1AG7yrMQ

 

年輕乳癌到底該先治療、還是該先生育?醫師建議方案開啟生機

年輕乳癌到底該先治療、還是該先生育?醫師建議方案開啟生機

       

在癌症年輕化、晚婚遲育現象越趨普遍的情況下,許多年輕癌友在確診癌症時,都會問「得了癌症,我還有機會當媽媽嗎?」尤其是乳癌患者,因為治療會影響卵巢功能,而陷入治療跟生育的兩難抉擇。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舉辦「面對粉紅灰犀牛-乳癌危機對策諮詢專家座談會」,邀請癌症希望基金會嚴必文副執行長、奇美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陳怡婷醫師對談,探究乳癌病友在生育保存上該怎麼做。

 

療前 3 主動,了解癌後生育議題

嚴必文副執行長表示,癌症希望基金會一直提倡癌友生育健康議題,無論癌友決定生育與否,癌友應有「知、選擇、參與」的權利,因此,提出「療前 3 主動」,包括癌症病友要主動查詢、癌症醫師要主動告知、生殖醫師要主動說明。

更與台灣生殖醫學會、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台灣乳房醫學會、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等五大醫學會攜手推出各專科的「癌症病人生育能力保護共識宣言」,希望引起醫界對癌友生育議題的關注。

嚴必文提到:「我們更希望該倡議可以納入診療常規建議」!台灣在癌友生育能力保護上並無明確的共識建議及治療指引,常造成育齡患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緊急進行治療,卻損及生育能力,徒留無法生育之遺憾。

 

化療恐影響生育,可預先做準備

奇美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陳怡婷醫師表示,乳癌的治療方式主要為手術切除、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以及放射線治療。其中最有可能影響婦女生育能力的,就是化學治療。

乳癌因為化學治療會傷害生殖細胞,對卵巢功能會造成永久的傷害,影響生育能力。患者的年齡越大,化療後停經的危險性越高,即便 40 歲以下的乳癌患者,約有 4 成左右會在化療後停經,完全失去生育能力。

乳癌治療與生育需求成了許多年輕癌友的兩難,是需要被討論跟重視的。但臨床上,身為生殖醫學醫師的陳怡婷說:「最令人沮喪的許多 40 歲以下乳癌患者,常在來不及規劃生育計畫,卻已經進行化療了。」

她說:「如果能在病患確診乳癌當下,醫師主動會診生殖醫學醫師,告知治療可能對生育所造成影響,詢問是否需要透過凍卵 (未婚)、凍胚胎 (已婚)、冷凍卵巢組織切片等方式,保留後續治療完成後的生育機會,是比較好的方式。」

 

如何保留生機又不延誤治療,靠團隊合作

當然,保留生育能力與避免延誤治療多少會有所衝突,如何盡量減少延誤化療導致疾病惡化,並順利保留生育能力,還是得靠癌症治療團隊及早轉診諮詢,而患者本身在接受癌症治療之前,也要有及早規畫未來生育需求的概念

陳怡婷醫師指出,取卵、凍卵是需要時間的,必須先打排卵針,經過 10-〜14 天加速濾泡成熟,在選出狀況良好的卵子進行冷凍保存。且冷凍保存的卵子越多越好,可以提高之後試管治療的成功率。

也因此有患者會詢問,是否有機會可以取 2 次卵,這時,就必須與患者的主治醫師討論,治療可否多等 2 周。如果時間上無法等待 2 週誘導排卵療程與取卵,在化療之前先注射停經針是另一種選擇。

陳怡婷醫師提醒,冷凍的費用加後續不孕症療程的基本花費,目前無健保給付,有需求的患者必須考量到這個經濟層面。當然,更希望健保對於醫療性凍卵能有所補助,讓育齡乳癌患者有機會保留一線生機。

文 / 黃慧玫

原文請見:https://heho.com.tw/archives/330920?fbclid=IwY2xjawFLTXxleHRuA2FlbQIxMQABHRO8cX472Go3hLBDqiY_GeqT9RhZwE3LMhUxx__-erWCiJATfyjlksYyhw_aem_gBdiA_6Mz6SPg4Pkuo9iig 

 

乳癌年輕化?專家呼籲:篩檢年齡下修必要性及篩檢工具建議

乳癌年輕化?專家呼籲:篩檢年齡下修必要性及篩檢工具建議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 1 名、女性癌症死亡率第 2 名,值得關注的是患者有年輕化趨勢。為此,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特別舉辦「面對粉紅灰犀牛-乳癌危機對策諮詢專家座談會」,就乳癌篩檢年齡下修之必要性進行探討。

 

乳癌年輕化!篩檢年齡下修必要性

康寧醫院婦女保健中心主任許居誠醫師表示,目前國民健康署依據國際實證提供 45 歲以上、未滿 70 歲婦女,每 2 年 1 次免費乳房 X 光攝影檢查,期望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根據國健署統計,40 到 49 歲乳癌個案數近 10 年激增。且根據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 (USPSTF) 以現在的實證醫學為基礎,建議所有女性應該從 40 歲就開始接受篩檢,更將篩檢指引從 50 歲下修至 40〜49 歲。

許居誠醫師提到,之所以建議將篩檢的年紀若從現行 45 歲降到 40 歲,主要原因為亞洲婦女罹患乳癌年齡高峰期為 40〜49 歲,該年齡為家庭、社會等重要支柱,罹病後對經濟衝擊大。

他進一步說明:「更令人擔心的是,年輕型乳癌的腫瘤侵襲性強、生長快速,嚴重影響生命安全。若能透過及早篩檢,讓乳癌得到早期診斷與治療,其 5 年存活率高達 85% 以上。」

年輕女性乳腺緻密應採乳房超音波篩檢

然而,年輕女性進行乳房篩檢常面臨「乳房攝影篩檢」的偽陽性與偽陰性機率較高,徒增醫療費用的支出,以及個案焦慮。許醫師指出,如能採用 3D 乳房斷層攝影,輔以乳房超音波或磁振造影檢查,就能增加偵測率,減少偽陽性。

因年輕女性的乳腺較為緻密,使得乳房攝影的敏感度下降,乳癌偵測率不易提高。研究顯示,乳房超音波可提高偵出率,被視為乳癌篩檢較佳的輔助工具;美國醫師學會 (AMA) 也在 2018 年建議對緻密乳腺女性使用乳超作為篩檢工具。

而振造影檢查的乳癌偵出率雖然最高,但因為檢查時需要注射顯影劑,加上造影時間長,雖可明顯看出腫瘤邊緣形狀是不規則或針刺狀 (惡性)、平滑或葉狀 (良性),但對原位癌及增生變化較不敏感,只適用於高危險族群。

 

2D v.s. 3D 乳房攝影之優缺點

然乳房超音波應用,與進行放射影像施做者的經驗有很大差異。中華民國放射醫學會姚敏思醫師建議,乳腺緻密女性應以 3D 乳房斷層攝影篩檢,國內外臨床實證醫學研究,乳癌檢出率約增加 30%;早期乳癌檢出率增加 50%。

透過 X 光機器以正負特定角度環繞乳房並以多重度拍攝, 1mm 重組產出 30〜60 張細切影像,可將重疊的乳腺組織看得更清楚,大幅減少傳統乳房攝影的檢查死角及擠壓疼痛感,提供高解析度乳房 X 光影像。

姚敏思說:「與傳統乳房攝影固定兩角度拍攝相比,3D 乳房斷層攝影可有效降低病灶與乳房組織重疊,讓異常病灶更加清晰,更有效的找出乳癌,不錯過任何一個細微病灶,提高早期癌症偵測。」

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 45〜69 歲婦女、40〜44 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 2 年 1 次「乳房 X 光攝影檢查」免費篩檢,而「3D 乳房斷層攝影」則為自費項目,呼籲政府應考慮編列相關預算,以提升篩檢率。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原文請見:https://heho.com.tw/archives/330666?fbclid=IwY2xjawFLTXZleHRuA2FlbQIxMQABHWiY2-nR6LGLF4xd_MaLR467gVBmWDoVbto7ZAMYwrrRIvwc4iRDx0RJcg_aem_xNXs9fQD2OrRQiBgicCKRQ 

 

地中海榮耀號回歸 基隆港邀乳癌姊妹們重披嫁紗登輪

地中海榮耀號回歸 基隆港邀乳癌姊妹們重披嫁紗登輪

▲左上圖「白色饗宴 圓舞裙的榮耀」抽獎活動,台灣港務公司李賢義董事長致贈地中海榮耀號船票予得獎姊妹;右上圖基隆市謝國樑市長致贈地中海榮耀號船票予得獎姊妹,下圖表演活動合影,第一排由右至左為李賢義董事長、謝國樑市長、乳癌病友協會黃淑芳理事長及台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髙傳凱總經理。(圖/港務公司提供)

▲左上圖「白色饗宴 圓舞裙的榮耀」抽獎活動,台灣港務公司李賢義董事長致贈地中海榮耀號船票予得獎姊妹;右上圖基隆市謝國樑市長致贈地中海榮耀號船票予得獎姊妹,下圖表演活動合影,第一排右起李賢義董事長、謝國樑市長、乳癌病友協會黃淑芳理事長及台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髙傳凱總經理。(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台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為落實永續經營、多元共融的經營理念,今(7)日利用亞太地區最大郵輪-地中海榮耀號回歸基隆港營運之日,與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台灣港埠協會合作辦理「白色饗宴 圓舞裙的榮耀」活動,邀請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黃淑芳理事長率50多位乳癌姊妹們重披嫁紗登輪。

 

姊妹們在豪華郵輪的舞台上展現自信、曼妙舞姿,並上台侃侃而談抗癌的心路歷程,與會者無不為姊妹的堅毅勇敢動容。港務公司李賢義董事長、基隆分公司分傳凱總經理至現場給予姊妹們加油打氣,也特別邀請基隆市謝國樑市長、基隆市議會童子瑋議長、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張世棟關務長、交通部航港局北部航務中心張德義主任、內政部警政署基隆港務警察總隊林?柔總隊長、立法院林沛祥委員基隆服務處蔡崇育主任、立法院王正旭委員基隆服務處林明智主任、立法院黃珊珊委員基隆服務處呂承祐主任等貴賓一同共襄盛舉,出席本次有意義的活動。

 

李賢義同時也是台灣港埠協會理事長,他在致詞時特別提到,身為國營交通事業,台灣港務公司致力於將民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串聯,這次很榮幸能把郵輪的行銷與乳癌防治結合,鼓勵民眾踴躍體驗郵輪旅遊之餘,也能重視乳癌防治工作,為國民健康盡份心力。

 

活動最後,港務公司特別準備兩間陽台艙做為姊妹勇敢抗癌的鼓勵,由李賢義董事長、基隆謝國樑市長分別抽出,得獎的姊妹直呼幸運!

 

基隆港今年預報389艘次郵輪靠泊,旅客人次預估達68萬人次,復甦力道強勁,其中地中海榮耀號郵輪即高達60艘次,預估帶來157,434人次,總人次佔比高達25.6%。

 

此外,有別於今年冬季航程的台日雙母港運作,地中海榮耀號6月份在基隆港預報靠泊的12艘次(6航次)預估將以基隆為單一母港,載客率極高,有機會挑戰台灣有史以來單船進出旅客人次歷史新高(目前歷史紀錄為單船進出9,565人次),也為台灣郵輪產業復甦打上一劑強心針。

 


原文請見:點這裡!

 

 

 

面對粉紅灰犀牛危機!乳癌病友協會舉辦專家座談會,探討乳癌 4 困境改善對策

面對粉紅灰犀牛危機!乳癌病友協會舉辦專家座談會,探討乳癌 4 困境改善對策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昨 (6) 日舉辦「面對粉紅灰犀牛-乳癌危機對策諮詢專家座談會」,邀請各界專家學者與相關政府單位代表針對乳癌篩檢、乳癌新藥納保、病友生育保存,以及主動性心理支持議題提出專業分析與建議。

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於會中分享今年協會進行的乳癌議題調查結果。調查指出,乳癌是民眾認知度高達九成的癌症,但是篩檢率卻長年維持在三成到四成之間,難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防治目標。

也因此,讓乳癌成為一個顯而易見、發生率高卻常被忽視的「灰犀牛事件」。希望透過這次的座談會,邀請致力於乳癌防治領域的各界專家學者共同商討最新防治對策。


乳癌病友協會(TBCA)於昨(6)日舉辦調專家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與政府機關代表共同討論乳癌危機對策。

困境 1 乳癌篩檢年齡下修,早發現早治療

在乳癌篩檢議題上,邀請到康寧醫院婦女保健中心主任許居誠醫師、中華民國放射醫學會姚敏思醫師,以及彰化基督教醫院疾病管理丁詩宜個案管理師,針對篩檢年齡下修至 40 歲、乳癌篩檢方式,以及提升篩檢率進行討論對談。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林莉茹組長表示,目前已在進行篩檢年齡上修及下修 5 歲的討論。提升篩檢率方面,會朝向提供地方衛生局 (所) 更多資源及與病友支持團體合作上努力。

困境 2 乳癌新藥納健保,提升病友存活率

乳癌新藥納健保的部分,由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趙祖怡醫師、健康效果暨醫療科技教育聯盟楊雯雯秘書長,以及台灣癌症基金會蔡麗娟副執行長針對乳癌治療國際指引與健保給付差異、乳癌新藥納健保困境及台癌長期倡議的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進行分享。

針對新藥納保議題,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黃育文組長指出,在考量新藥效益及對健保的財務衝擊下,會在有限的資源中盡力照顧病友。新藥基金目前尚未正式上路,但健保署仍持續透過暫時性給付提供病友更多照顧。

困境 3 年輕癌友生育保存,以及心理支持

癌友需求及政策支持部分,聚焦在癌友生育保存及心理支持議題。邀請到癌症希望基金會嚴必文副執行長、奇美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陳怡婷醫師以及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方俊凱董事長進行對談。

國健署麥揚竣科長回應,醫療性凍卵相關指引目前正在研擬中,將參考實務的意見,希望能盡快上路。心健司王芃萱科長則表示,未來會與相關團體協力發展,積極爭取心理健康資源。

國健署林莉茹組長提到,目前已將心靈照護納入防護網,未來會透過資源連結建構更為完整的癌症照護服務。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 6 大呼籲

  1. 乳癌衛教資源 1+N
    政府機關衛教資源釋出,應納入專家學者、病友團體、社區等,結合社群與實體組織,讓資訊有效擴散
  2. 乳癌篩檢年齡下修至 40 歲
    移除女性乳癌篩檢的最大門檻,讓乳癌篩檢更容易被行動
  3. 篩檢升級自由選,差額負擔政府預算減壓
    因應篩檢技術提升提供差額負擔方案自由選,有助精準篩檢又預算減壓
  4. 乳癌用藥納保需求迫切,早期用藥更具效益
    健保用藥被視為罹癌後優先用藥方案,預期自費額難支應實際開支,早期用藥納保被認為更具效益
  5. 主動性心理支持資源有助病友身心家庭維持
    政府醫院結合既有心理健康資源主動提供病友,讓病友在獲知重大疾病時有所依歸
  6. 年輕病友生育保存有助未來治癒後人生規劃
    針對 40 歲以下年輕病友應有生育保存機制,包括凍卵相關補助等,有助未來治癒後人生規劃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原文請見:點這裡!

 

菸捐15年未調整!提高菸捐支持乳癌篩檢與治療

菸捐15年未調整! 提高菸捐支持乳癌篩檢與治療

 

我們想讓你知道…

為了提高乳癌篩檢的普及率,呼籲政府應考慮提高菸捐,將其用於支持乳癌的早期篩檢和治療。也呼籲放寬篩檢補助的年齡限制,將乳癌篩檢年齡調整至40歲。

▲ 對許多女性來說,乳癌已成為追求人生價值時所面臨的一大隱患。(示意圖/達志影像)

 

● 黃淑芳/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

乳癌的年輕化趨勢引起了廣泛關注,對許多女性來說,這已成為追求人生價值時所面臨的一大隱患。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讓女性在事業、家庭、社交等多重角色中努力平衡,另外也要擔心自己年紀輕輕就罹癌。根據乳癌協會今年的調查,9成的女性認同篩檢年齡應下修至40歲,因為我們發現40到44歲女性經常因為缺乏篩檢,錯失治療黃金時機。

 

現在的醫療技術進展飛速,提早發現乳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據統計,早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100%,而晚期發現的存活率僅剩39.4%,凸顯了定期篩檢的重要性。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包括經濟考量、工作忙碌以及衛教觀念的輕忽,許多女性往往等到達公費補助門檻才接受篩檢。目前的篩檢政策僅針對特定年齡段和有家族史的婦女,這可能忽略了早期乳癌患者的需求。

 

▲ 美國預防工作小組(USPSTF)曾建議,女性從40歲起,應該每隔一年接受一次乳癌篩檢,以降低死於這種疾病的風險。(圖/CFP)

 

另一方面,癌症篩檢財源不足也是乳癌早期篩檢推動的一大困境,國人癌症篩檢的費用逐漸銳減,根據《聯合報》在13日的報導,「菸捐為國健署成人癌症篩檢的主要來源,但菸捐逐年減少,112年菸捐275億,相比110年301億,減少26億;國健署所分配金額則從77億降至72億,而這筆預算用於癌症防治、菸害防制和罕病醫療,以112年為例,癌症篩檢費用僅27億元」。

 

透過中華經濟研究院的推估,菸捐只要每年調漲五元,就能穩定挹注健保90億元以上的財源,對於現行癌症篩檢的費用有莫大的挹注,甚至我們若能修法,針對菸捐調整幅度考慮與物價、通膨成長率連結,甚至固定每年成長5元,就能避免政治問題導致菸捐15年都沒有調整狀況。

 

▲ 菸捐只要每年調漲五元,就能穩定挹注健保90億元以上的財源。(示意圖/達志影像)

 

為了提高乳癌篩檢的普及率,呼籲政府應考慮提高菸捐,將其用於支持乳癌的早期篩檢和治療。這不僅可以從源頭上減少相關疾病的發生,還可以將經費用於乳癌的藥物補助、第五期癌症防治計畫、癌症防治基金等項目,提高疾病預防的成效。同時,也呼籲放寬篩檢補助的年齡限制,將乳癌篩檢年齡從目前的45歲調整至40歲,給予更多婦女支持,並提供早篩早治的機會。


原文請見:點這裡!